贵阳期货配资 全国“No.1”为何扎堆长三角
全国首个基金特色街区,生物医药领域首个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的航空前置货站,世界最长、中国断面最大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这些全国“No.1”为何扎堆长三角?连日来,记者逐一走访,努力探究个中答案。
快联快通让彼此走得更近
初夏的南京北站建设工地上,50多台塔吊转动着铁臂,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这个“超级枢纽”无缝对接高铁、城际、普速、地铁,计划于2027年建成投运。届时南京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都将实现1小时通达南京。
高铁通了,一通百通。南京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沿高铁向苏北、皖北延伸,芜湖新能源电池等产业也将通过高铁接入长三角创新走廊。
沿江而下,世界最长、中国断面最大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正在加快穿江步伐。“江海号”智能化超大直径盾构机于4月9日从这里始发,截至5月29日,已经向长江掘进约514米,预计8月底可入江底施工。未来,从南通海门到苏州太仓只要10分钟,实现南通与苏南、上海“1小时经济圈”高效互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就是效率,快就是竞争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更显灵活快捷。今年4月7日,全国首个跨省市、跨关区的航空前置货站——上海机场(600009)—苏州前置货站启用,通过业务模式创新,经由上海机场出口的货物,在苏州实现了货物安检、海关查验、服务规范“三个前置”。节约物流时间12—24小时,降低地面物流成本约10%—30%,目前已为20多家企业提供安全高效、便捷优惠的“家门口”航空货运服务,目的地遍及欧美及亚非拉地区。
同频共振让要素市场更畅通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关键在产业协同。黄海之滨上海农场内的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坚持“去围墙、去边界”,积极谋求集聚区与当地发展的同频共振。作为长三角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盐城以其绿色禀赋扮演着“碳路先锋”,目前正探索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海上综合能源加注站和氢氨醇基地,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盐城绿色能源保供基地。
全国首批、长三角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南京溧水区白马镇,不仅入驻了王老吉、安迪苏(600299)、深能、周子未来等多家重点企业,还有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7家高校院所入驻,与安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32所院校开展科技创新合作。
而在南京河西,全国首个基金特色街区通过打造“金鱼嘴每日路演”品牌,累计吸引服务长三角项目1733个,以金融活水灌溉实体经济。
跨省共治走出新天地
一体化的长三角正从产业合作走向管理协同,并由此诞生了“一街两省”“一河三地”等多个可供复制的体制机制创新案例。
江苏南京江宁公安与安徽马鞍山博望公安共建的“两省一街警务室”,以“一家事、两家办”的创新理念,探索出“跨省共治”的新方式:7名常驻警力中,4名来自江苏丹阳派出所、3名来自安徽丹阳派出所,让边界治理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作战”。今年4月,横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也同步落地,将治理触角从警务领域向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延伸。
太浦河串联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上海青浦三地。此前,三地不同的定位,让治理成了难题。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针对太浦河等“一河三湖”重点跨界水体,三地探索省际交界河湖联保共治经验,打造太浦河清水走廊。建于“长三角原点”之上的全国首个跨省域的房建项目方厅水院5月下旬落成竣工,该建筑横跨太浦河,四角分别设沪苏浙皖主题展馆,各馆间通过连廊衔接,15分钟就可“一览沪苏浙”。示范区执委会发挥协调统筹作用,会同两区一县建立了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指挥部协调平台,初步形成跨域项目“一体化立项、一体化审查、一体化审批、一体化招标、一体化监管、一体化验收”等六位一体审批新模式,为国内其他毗邻区域跨域项目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从交通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一个个“No.1”扎堆于此贵阳期货配资,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深融的成果一览无余。
上一篇:炒股融资系统 在家做饭、逛廉价超市,关税阴霾下美国富裕家庭也要“捂紧钱包” 下一篇:股票t+o交易平台 必看!动物致伤急救指南,这些处理方法你知道吗?_伤口_处置_皮肤